找到相关内容360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宗教文化与人生意义

    两样。往坏里说,则为了吃口饱饭被差来呼去,毫无过自己想过的日子的人生自由可言,简直猪狗不及,猪狗还有它们的自由呢。纵然卖命拼斗出个别人都羡慕的人模人样,但那也只是"模样"而已,如果为财色、为官位……...

    佚名

    |宗教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3/12374821607.html
  • 对治欲爱之法及夫妻相处之道

      佛经讲:“财色名食睡,地狱五条根。”外界欲爱的引诱就属于色的范围,色就是贪爱,贪爱会造成堕落。禁不起外界色欲的诱惑,婚姻生活就容易破裂。   释迦牟尼佛有一次在打坐时,天神送来许多美女,佛不但无动于衷,反而看待美女的身体为革囊众秽。中国古代也有柳下惠,曾因为坐怀不乱而得到赞扬。“眼不视恶色、耳不闻恶声”,除了眼耳要保持清净之外,心更是要能安住正念。   唐朝有位狄仁杰,相貌堂堂,...

    惟觉法师开示

    |情爱|欲望|夫妻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8/19142627728.html
  • 理性感性与觉性

    不觉、不知,未能提高理性,追求真理;更未能净化感性,亲证觉性;加以外界物质的诱惑,以致丧失理性,恶化感性,迷失觉性。沉迷财色,贪恋五欲尘劳,心为境转,身为形役,或为满足个人的欲望,明抢暗偷,强夺巧取,破坏社会秩序,触犯国家法律。生前既要受法律裁判,死后更要受因果报应。所以佛说:“财色名食睡,地狱五条根。”   财,指世间一切金银财宝,人生于世,衣食住行,在在需财。虽然,金钱并非万能,但金钱可解人...

    文珠法师

    |智慧|文珠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9/08415029975.html
  • 建设生活乐趣的人间佛教

    的,我们究竟应不应该有五欲的快乐?   在佛教里面,声闻缘觉的小乘讲究离欲,人乘的佛教讲究节欲,大乘菩萨不是离欲,也不是节欲,而是对五欲的财色名食睡,加以化导,叫做化欲。   《胜鬘经》中说胜鬘...

    不详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33341015.html
  • 立言与人生

    、真诚面;用仁义、道德作为立身处事的根本,从反省检讨自己的身口意做起,建立好的良知良能,不迷于外在的财色名食睡,进而帮助、利益他人,则人生方能走向光明道路。 口出恶言,苦报无量   佛法告诉我们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93143914.html
  • 般若无尽藏

    般若智慧人人本具,正是能见闻觉知的这念本心本性。三千多年前,佛陀于菩提树下彻悟,说道:“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”,指的也正是这个道理。只是,众生镇日烦恼,追求财色名利,迷惑、背弃了自性,障蔽了圆明妙心...

    见彦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92846482.html
  • 至诚至真菩萨行

    。  然而,有些人喜欢标新立异,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;喜欢应酬,说恭维、谄媚、不实的言语,在财色名利的交争中,忘了做人的根本;在短视近利中,背弃道德仁义。在虚伪逐渐取代真诚时,不劳而获的表相粉饰了踏实...

    见旆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93246493.html
  • 谈苦与空

    苦因。所以小乘行者,首先要知苦、断集、慕灭、修道,才能了生脱死,超出三界。  苦果既是由苦因招感而来,则苦因是甚么呢?佛教讲苦因就是我们的贪欲、嗔恚、愚痴、高慢、疑惑和邪见六种。更有内五欲,财色名食睡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81947655.html
  • 释显如:谈修行

    代表性的观察,可以帮助了解个人或人际之间的“苦难”成因。彼此对于财色五官之欲的贪溺导致互相占有的系缚之心,有了占有之心,就有主宰之欲,然而能主宰其身未必能主宰其心,无知之疑也就油然而生,妒嗔跟著而来,...

    释显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72348965.html
  • 怀海的禅学

    漂溺,即生死因断,去住自由。……以无住心应一切物,以无碍慧解一切缚,亦云应病与药。”  所谓“心如木石”,就是不为五欲八风所动,仍是无执着。五欲指色声香味触(或财色名食睡),八风指利衰毁誉称讥苦乐,又...

    王赐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50153980.html